第一章 总论

 

1.常见的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情形有哪些?

回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常见的情形有:

①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自有的资产进行核算

②售后回购(回购价格固定或可确定)不能确认销售收入

③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不确认销售收入

④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和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响的判断

⑤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将取得金额作为借款处理

⑥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⑦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2.如何区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

回答:

 

项目

区别

联系

收入与利得

1)收入与日常活动有关,利得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收入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利得是经济利益净流入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费用与损失

1)费用与日常活动有关,损失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费用是经济利益总流出,损失是经济利益净流出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与账面价值?

回答:“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常见资产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投资性房地产

①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②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