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基本职能

 

   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提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提示】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提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    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提示】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提示】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提示】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提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可靠性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提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提示】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提示】实务案例: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合并报表编制等。

 

   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提示】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提示】实务案例:计提坏账准备、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 

 

   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基本职能

 

   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提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提示】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提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    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提示】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提示】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提示】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提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可靠性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提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提示】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提示】实务案例: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合并报表编制等。

 

   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提示】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提示】实务案例:计提坏账准备、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 

 

   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